张家港经开区(杨舍镇):“工分制”激发乡村治理新活力|环球讯息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“小伙子,你的垃圾投放错了,绿色桶是专门放厨余垃圾的,你的快餐盒是其他垃圾……”张家港经开区(杨舍镇)李巷村村民奚栋芬在垃圾分类点上,主动指导乱扔垃圾的小年轻该如何正确分类。“自从实行‘工分制’以来,我们村民都自觉进行垃圾分类,把家前屋后的一亩三分地打理得干干净净,家家户户争创‘500分’”奚栋芬说道。
“工分制”管理模式是李巷村乡村治理的一个创新举措。李巷村是“四村合一”的行政大村,常住人口6800余人,外来人口1.3万余人,“村域广、居住散、人口多” 的村情对李巷村的治理提出了不小的挑战。2021年,李巷村坚持党建引领,结合自身特点,首创富有乡愁记忆的“工分制”管理模式,并在辖区河头片区试点。经过近一年的探索完善,2022年8月,李巷村将这项制度推广至全域,从制度层面创新乡村治理。
“工分制”管理模式总分共计500分,其中人居环境达标可以获得200分,垃圾分类100分,331消防安全100分,村规民约50分,勤廉监督50分。目前,李巷村已经形成了“‘赚’工分、‘亮’工分、‘花’工分”的“工分制”管理模式:“赚”工分是指村民主动对考核内容自查自纠自改,每月由网格员、廉勤监督员、组长现场拍照取证后考核打分;“亮”工分是指在村里21个宅基地显著位置的宣传栏和每家每户家门口公示各家庭月赚“工分”情况;“花”工分是指每季度按照工分的多少兑换生活用品或日用品。
今年开始,李巷村进一步完善“工分制”监督机制,建立了 “1+1+1+N”考核监督评判机制,即1名网格员、1名廉勤监督员、1名人大代表,多名村民小组长(人大代表联络员),通过多元主体参与,推动乡村治理和廉勤监督同向发力,为乡村振兴提亮增色。
李巷村还积极拥抱数字化,在乡村治理平台“智慧李巷”App上加入了“工分制”管理模块,工作人员可以实时把巡查情况拍照上传系统,村民可以通过手机端了解自家情况,通过“线上+线下”同频共振引导激励村民提升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、乡风文明实践中的“主人翁”意识,让“多元共治”破解乡村治理难题。
“李巷村‘工分制’管理模式旨在以正向激励来凝聚村民、调动村民、激发村民自治内生动力,让人民群众从基层治理的‘后备军’变‘主力军’。”李巷村村委会副主任秦峰表示。
扬子晚报/紫牛新闻记者 黄玉琴
校对 盛媛媛
关键词: